首页
关于
Search
1
恐高症是病?
5,546 阅读
2
蝴蝶和蛾子翅膀上的粉末有剧毒?
3,672 阅读
3
地球到达远日点天气将变寒冷?
3,459 阅读
4
喝蜂蜜可以润肠通便?
2,390 阅读
5
是真的么话题投稿?
2,141 阅读
是真的么
登录
Search
标签搜索
是假的
是真的
蛋白质
水果
健康
减肥
亦真亦假
牛奶
营养
维生素
皮肤
运动
肥胖
脂肪
营养健康
蔬菜
眼睛
营养价值
睡眠
食品安全
是真的么
累计撰写
332
篇文章
累计收到
6
条评论
首页
栏目
是真的么
页面
关于
搜索到
192
篇与
是假的
的结果
2022-03-29
茶、咖啡可以解酒?
茶、咖啡可以解酒?是真的吗?把酒言欢,甚是快乐,但是喝酒之后的不适感也是实实在在的。众所周知过量饮酒有害于身体健康,酒里面含有的乙醇容易在身体中产生乙酸,对肝细胞造成了很大的损伤。那么,茶、咖啡到底能解酒吗?
2022年03月29日
874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2021-12-01
吃素可避免胆固醇升高?
胆固醇过高会增加疾病风险,因此要少吃肉,多吃素?是真的么? 很多人认为胆固醇过高会增加疾病风险,于是选择多吃素来控制胆固醇。实际上,血浆胆固醇水平和三餐的胆固醇摄入量,并不是一回事。 人体内的胆固醇来自两个渠道,食物的消化吸收(称为外源性胆固醇)和体内自身的合成(称为内源性胆固醇)。而血液里的胆固醇,大部分不是吃进去的。 人体内胆固醇水平是有一套调节机制的。研究发现,即便从食物中中摄入了大量的胆固醇,仍然会有大约60%的血浆胆固醇来自体内的生物合成(人体每天合成内源性胆固醇约1000~2000毫克,远高于食物中摄入的胆固醇水平),有些高血脂患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完全不摄入胆固醇,血浆胆固醇浓度也只能下降10%~25%。可见食用素食可能也会出现血胆固醇水平升高。 此外,很多研究发现,摄入胆固醇过高增加疾病风险,并不是因为胆固醇本身,而是因为吃了太多的动物性食品,蔬菜水果全谷豆类摄入不够。 这说明,如果血浆胆固醇浓度真的过高,不能只用限制胆固醇的办法。相反,如果完全不吃含胆固醇的食物,又缺乏营养指导,那么反而容易造成蛋白质缺乏,必需脂肪酸缺乏,以及脂溶性维生素摄入不足等麻烦。 有关胆固醇,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年轻人血胆固醇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即可,不必追求很低;中老年人血胆固醇水平稍微超标一点也不必太紧张。 目前各国都取消了健康人的膳食胆固醇限量,所以日常膳食当中,与其考虑胆固醇摄入量是多少,不如考虑各类食物比例是否合理。 胆固醇只存在于动物性食品当中。刻意不吃含有胆固醇的动物性食品,没有替代食材和营养增补剂,没有营养专业人员来帮助安排膳食,有可能造成营养不良问题,反而可能增加痴呆发生风险。 如果医嘱需要降低血胆固醇水平,应当更多地考虑增加体力活动,降低腰围和体脂率,同时改善饮食内容。与其只考虑食物的胆固醇含量这一个指标,不如好好想想食物的营养价值高不高,食物的比例是不是合理,烹调方法是不是健康。 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或地中海膳食模式,有利于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和痴呆发生风险。如果以前吃太多的肉类,不妨适度减少肉类摄入量,把一部分肉换成少油烹调的鱼类,以及坚果油籽类。 增加全谷杂豆比例,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降低身体对食物胆固醇的利用率,都有利于维持良好的胆固醇水平。从植物性食品中获得健康,而非一味排斥鱼肉蛋奶等。
2021年12月01日
1,125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2021-11-28
吃木瓜可以丰胸?
拥有丰满乳房是很多爱美女性毕生的追求,对于胸部不满意的女性,一直在寻求丰胸的秘方。在女人关注的话题里,“丰胸”的热度也是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木瓜更是被推崇为“丰胸神器”,于是许多爱美女士纷纷吃起了大木瓜,而且自认为有点效果,这是真的么?靠吃木瓜真的能丰胸吗?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木瓜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B1和维生素C,且能量较低(100g木瓜的能量为29kcal),木瓜还含有木瓜蛋白酶、番木瓜碱、凝乳酶等,生吃木瓜有助消化的作用。 但是 吃木瓜并不能丰胸 ,有观点认为木瓜中的木瓜酵素和β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能转化为维生素A)能起到丰胸的作用,需要解释的是,传统医学里说的木瓜丰胸源自“以形补形”的理论,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而木瓜酵素是一种蛋白酶,必须和蛋白质直接接触才能产生作用,但当木瓜进入人体后,木瓜酵素被胃蛋白酶分解了,失去酶的活性,根本没法发挥作用。维生素A也没有刺激雌激素分泌的作用。所以总结来说, 木瓜并没有丰胸的功效 。可见,木瓜中不含雌激素,所以丰胸之说也是无稽之谈。乳房的内容物主要包括两大部分:脂肪和腺体。腺体是产乳泌乳的重要物质基础,脂肪是保持乳房形态的重要成分,乳房丰满的女性往往脂肪和腺体都很丰富,但也有部分女性或者脂肪丰富或者腺体发达,她们也可以拥有好的乳房外形。如果两者都少,那乳房丰满就无从谈起了。 乳房内腺体的量及乳房内脂肪细胞的数量基本上是天生固定的,增肥也不一定能丰胸,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有的女性很胖但乳房并不丰满。说到底,其实乳房丰满与否很大程度上是“靠天吃饭”。以下这些措施可以助力:首先你应该是一个健康女性,拥有合理的体脂率;胸部肌肉锻炼可以改善乳房外形、减缓下垂;必要时可以借助一些医学手段例如脂肪移植、隆胸等。
2021年11月28日
953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2021-11-25
喝纯净水会缺钙?
一、饮用水的作用是“补水”,不是补钙我国居民的饮用水主要有自来水、纯净水、人工矿化水、天然饮用矿泉水、饮用天然泉水、饮用天然水和其他饮用水。自来水是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天然水源,经过一系列处理工艺后再输入到各家各户,是目前最普遍的生活饮用水。纯净水一般以自来水为水源,通过各种手段过滤掉有害物质,但同时也将钾、镁、钙、铁和锌等人体必须的矿物质元素去掉。矿泉水是指地下水或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未受污染的天然地下水经过过滤等的饮用水,矿泉水含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元素,且容易被人体吸收。饮用水种类多,各具优缺点。但所有的饮用水主要作用都是补水,提供机体水分,纯净水也不例外。二、人体钙元素的来源主要是膳食提供首先,机体是否缺钙与多种因素有关。除了钙的摄入量,还包括年龄、雌激素水平、机体生理和病理状况、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用药情况、膳食中是否存在抑制钙吸收的膳食因素等。可见钙的摄入量是影响钙营养状况的主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因素。其次,人体钙元素的来源主要是膳食提供。从钙的摄入来看,2013年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钙每天的摄入量为800mg,达到这个水平则能维持机体钙稳态及相关的健康效应。奶及其制品、花生、黑芝麻、紫菜、黑木耳、小白菜等多种食物钙含量丰富且吸收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奶及其制品等是膳食钙的良好来源。饮用水对钙元素等矿物质也能起到一定贡献,但贡献程度依据水质的硬度存在较大差异。世卫组织建议,最适宜的生活饮用水硬度约170mg/L;其中钙元素只占到40%。一个人一天饮用约1.2L水。由此可见,正常情况下从饮用水中摄取的钙最多100毫克,明显低于膳食提供的钙含量。三、纯净水和缺钙没有因果关系影响机体钙营养状况的因素很多,而饮用水显然也不是钙元素的主要来源,目前也尚未有研究表明纯净水与缺钙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由于纯净水在加工过程中去掉有害物质的同时也过滤掉了矿物质,因此纯净水偶尔喝喝没关系,但不宜作为日常饮水长期饮用。从科学、经济和卫生的角度综合考虑,白开水是最适合人体的饮用水,我们提倡以白开水为长期主要的饮用水。辟谣专家:唐玉涵 华中科技大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副教授复核专家:高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研究员本文来源:科普中国
2021年11月25日
946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2020-03-22
口罩越厚,防病毒效果越好?
冠状病毒的尺寸只有100纳米左右,但病毒在空气中都不是单个存在的,它们总是附着在一些微细颗粒物或打喷嚏形成的飞沫上。口罩如能滤除这些细小颗粒物及飞沫等,就能显著减少病毒的吸入。医用外科口罩的厚度较小,但其中间的熔喷非织造材料过滤效果却很高。熔喷非织造材料由超细聚丙烯纤维纵横交错层叠构成,并经过静电驻极整理,当口罩佩戴者吸入空气时,熔喷层通过惯性碰撞、拦截、扩散,尤其是静电吸引的机理,捕捉吸入空气中的微细颗粒物及飞沫等,从而防止病毒的侵入。因此,由表面阻水层、中间熔喷过滤层、贴肤吸湿层这三层构成的医用外科口罩,能有效阻挡病毒的吸入。棉纱布口罩虽然由很多层纱布构成,显得很厚实,但其是没办法阻挡病毒入侵的。与熔喷非织造材料相比较,纱布的孔隙很大,惯性碰撞、拦截等机理难以发挥作用,而且无法静电驻极,不能滤除大部分微细颗粒物。另一方面,纱布通常由棉纤维制成,是亲水吸湿的,口罩佩戴者吸入空气时,部分飞沫被阻挡于口罩表层,然而,其会借着纤维的亲水性而向里渗透,因此,防病毒侵入的效果不好。一次佩戴两个医用外科口罩,能否起到更好的防病毒效果呢?完全没有必要,一次佩戴两个医用外科口罩,并不会提高拦截微细颗粒物和飞沫等的效率,反而导致呼吸阻力大大提高,使佩戴者感觉难以呼吸。由上分析可知,口罩厚度与过滤能力并不成正比,而且口罩厚了反而会增加呼吸气阻力。因此,口罩的防病毒效果与口罩薄厚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辟谣专家:吴海波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副教授复核专家:靳向煜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教授科普中国和中国纺织工程学会联合出品
2020年03月22日
1,180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0-02-06
酒精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医用酒精是家庭小药箱和医疗机构常备的消毒药品,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面前,做好手部卫生是预防疾病重要的一环,而各类消毒剂中,酒精的能力不容小觑,但是酒精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答案是否定的,消毒用酒精浓度为70%-75%,酒精浓度过高,反而不利于酒精向病原体内部渗透,达不到消毒作用。酒精消毒优点手部卫生包括使用肥皂和水洗手,消毒洗手液(酒精型洗手液等),泡沫或凝胶洗手液等。由于酒精使用方便、不会染色、具有可接受的气味、快速启动和广泛的抗菌活性,酒精越来越多地受到大家的青睐。酒精对多种病原体有效。根据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数据,酒精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有效,还包括耐多药病原体,艾滋病毒,流感病毒,牛痘,乙肝和丙肝病毒等,实验显示,酒精在预防季节性流感,H1N1和其他基于病毒和细菌的疾病非常有效。酒精消毒原理蛋白质变性是酒精抗击微生物的主要武器。酒精作用下,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蛋白质发生不可逆的变性、凝固,导致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都丧失活性,病原微生物遭受严重破坏。破坏细菌细胞壁。酒精有较强的渗透作用,60%-80%的酒精渗透作用最好,可以渗透入病原体体内,破坏病原体的完整性、导致病原体裂解。90%的酒精浓度可能会降低消毒效力,太高浓度的酒精会使病原微生物外表面的蛋白质较快凝固,在病原微生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壳,让酒精不能进一步进入微生物内部,从而无法有效发挥酒精的消毒能力。干扰微生物酶系统。酶是各类生物正常生理活动和代谢必不可少的催化剂,研究表明,乙醇通过对病原体酶系统的直接影响,干扰病原体代谢。正确使用医用酒精不同浓度的酒精的用途不同。医院常用的酒精包括75%和95%两个浓度,平常消毒用酒精即是75%浓度,常用于皮肤和医疗器械的消毒,值得注意的是,酒精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不可用于黏膜和大创面的消毒;95%酒精常用作燃料,见于各种酒精灯,酒精炉,95%酒精也可用于病理组织切片的固定和脱水步骤;此外,40%-50%的酒精用于预防褥疮,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容易发生褥疮,褥疮一旦形成,很难愈合。翻身擦洗时利用酒精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预防褥疮发生;酒精蒸发散热,促进血管扩张,因此,20%-50%的酒精常用于物理退热。白酒不能替代医用酒精。绝大多数白酒的酒精浓度大致在20%-65%,而用于消毒用的医用酒精推荐浓度是70%-75%,白酒达不到医用酒精杀灭微生物的效果,但是在没有酒精的情况,白酒可以用作消毒的应急处理。酒精喷洒室内消毒没必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在环境指南以及2008消毒与灭菌指南中不推荐使用酒精进行环境消毒,因为消毒面积过大,酒精蒸发速率快,同物体表面接触时间短,达不到良好的消毒作用。勤通风,常洗手,减少外出,增强自身免疫力,不在人群密集地聚集,出门戴口罩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重中之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合理利用酒精进行消毒,防护自身与家人安全。参考文献陈路瑶, 吴守丽, 林立旺, et al. 不同常用消毒剂对HIV消毒效果评价[J]. 中国公共卫生, 2013, 29(8):1111-1114.TODD, EWEN C. D, MICHAELS, BARRY S, HOLAH, JOHN,等. Outbreaks Where Food Workers Have Been Implicated in the Spread of Foodborne Disease. Part 10. Alcohol-Based Antiseptics for Hand Disinfection and a Comparison of Their Effectiveness with Soaps[J]. J Food Prot, 73(11):2128-2140.Boyce J M . Alcohols as Surface Disinfectants in Healthcare Settings[J]. Infection Control and Hospital Epidemiology, 2018, 39(3):1-6.Efficacy of ethanol against viruses in hand disinfectionLarson, Elaine L, Cimiotti, Jeannie, Haas, Janet,等. Effect of Antiseptic Handwashing vs Alcohol Sanitizer on Health Care–Associated Infections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J]. 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159(4):377.Maiwald M , Chan E S Y . The Forgotten Role of Alcohol: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Perceived Role of Chlorhexidine in Skin Antisepsis[J]. PLOS ONE, 2012, 7.辟谣专家:高文桢 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吴一波 北京大学药学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审核专家:唐芹 中华医学会科学技术普及部 研究员
2020年02月06日
88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
...
30
31
32